心理学和思维模型总结

17种常见逻辑谬误
50种从小就该学的认知偏差
奥卡姆剃刀原理
皮亚杰理论

17种常见逻辑谬误

《娇惯的心灵》一书中,作者列举了17种常见逻辑谬误的类别,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列表,帮助检视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思考被扭曲以及受到的影响,不论是面对生活,还是投资。

1.以己度人(Mind Reading) 假定可以读出他人心中所想,但明明对此没有充分证据。 示例:我知道,他认为我就是个废物。

2.宿命论调(Fortune-Telling) 总是悲观地断言未来,认为事情会越来越糟,或是前路危机四伏。 示例:那门课我会挂掉。

3.小题大做(Catastrophizing) 认为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事,是如此可怕且难以承受。 示例:如果我失败了,就会万劫不复。

4.乱贴标签(Labeling) 给自己或他人贴上某些主观且恶性的性格。 示例:我不受欢迎,或他是个堕落的坏人。

5.无视正面(Discounting Positives) 执着地认为自己或他人所做的都微不足道,这样才能坚持自己的负面判断。 示例:这原本就是为人妻者应该做的——所以虽然她对我好,但也算不得什么。

6.负面过滤(Negative Filtering) 所能看到的几乎都是消极的,而极少看到积极的。 示例:看看这里所有的人,没人喜欢我。

7.过度概括 (Overgeneralizing) 根据某一偶发的独立事件,却感受到一种普遍的模式。 示例:这种事通常会发生在我身上,那看起来我什么事也干不好。

8.二元对立(Dichotomous Thinking) 看待人或事时,不是全面肯定,就是全面否定。 示例:每个人都把我拒之门外。

9.想当然(Shoulds) 看待事情,总是只考虑应然,而不去关心实然。 示例:我应该能做好,如果做不好,那我就是个失败者。

10.苛责自身(Personalizing) 发生不幸的事,总是把过多的罪责归咎于自己。 示例:婚姻以失败收场,都是我的错。

11.责怪他人(Blaming) 将他人视为负面情绪的根源,并拒绝承担起改变自我的责任。 示例:父母造成了我现在所有的问题。

12.不当比较(Unfair Comparisons) 按照不切实际的标准来理解生活。总是将目光放在更优秀的人身上,他们总是能做得好一些,因此认为自己低人一等。 示例:她总是比我更成功。

13.追悔不已(Regret Orientation) 总是纠结于过去而无法自拔,总在想本来是可以做得更好,而不关注现在能把什么做好。 示例:要是我当初努力一点,现在本来可以有更好的工作。

14.杞人之忧(What If?) 总是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如果”发生了某事那该怎么办,却对任何一种答案都不满意。 示例:对,但是如果我变得很焦虑呢?

15.情感推理(Emotional Reasoning) 任由感觉来指引对现实的解释。 示例:我情绪低落,所以,我的婚姻是走不下去了。

16.无力证反(Inability to Disconfirm) 一旦产生了负面想法,就拒绝所有可能与之相逆的证据或观点。 示例:我一点都不可爱,人们都讨厌我,那些人们喜欢我的证据都无关紧要。

17.妄下评断(Judgment Focus) 在看待自己、他人或身边事时,总爱用好或坏、优或劣的评价,而不是描述或是理解。 示例:看看她,多成功,而我却一路坎坷。

50种从小就该学的认知偏差

1. 基本归因错误:我们经常根据个性或者性格来定义别人,但会用情境因素帮自己开拓。(Sally上课迟到了,肯定是她懒;你自己迟到,就是因为早上太忙乱)

2. 自私偏见:失败总是有原因的,但成功全靠自己。(你觉得得奖是因为自己努力工作,而不是靠别人的帮助和运气。但如果考试不及格,只是因为睡眠不足而已。)

3. 组内偏爱:我们会更喜欢圈子内,而不是圈子外的人。(Francis跟你一个教堂,所以你喜欢他多过Sally)

4. 从众效应: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接收到某些理念、时尚和信仰,这些理念的影响也会随之壮大。(Sally觉得之间陀螺对孩子挺好的,Francis也这么觉得。)

5. 群体思维:人们更希望与团体能保持一致与和谐,为了尽量减少冲突,我们偶尔会做出一些不合理的决定。(Sally想买冰淇淋,Francis想买衣服,所以你最终建议买印有冰淇淋的衣服。)

6. 光环效应:如果你认为一个人有积极的特质,这种积极的印象就会辐射到那个人其它的特质当中(同样适用于负面特质)。(他这么可爱,肯定一点也不刻薄!)

7. 道德运气:一个更好的结果会提高人们对其道德的评价,反之亦然。(xx文化赢得了xx之争,是因为他们比输掉的人更有道德。)

8. 错误共识:现实中支持我们观点的人,要比我们想象中的少。(“所有人都这么想!”)

9. 知识诅咒:一旦我们知道了某件事,就很容易假设其他人也同样知道这件事。(Alice是一名老师,他很难理解新同学们看事情的角度。)

10. 聚光灯效应:我们会高估人们对我们的行为和外表的关注程度。(Sally很担心大家会注意到她的冰淇淋T恤有多丑。)

11. 可用性启发式:我们在做出判断时,通常都依赖于脑海中出现的最直观的例子。(选择商店时,你通常会选择最近看到过广告的那家。)

12. 防御性归因:一件事故中,目击者会隐秘地担心自己也受到同样的指责,如果目击者与受害者的经历更相似,他们就会更少地责怪受害者,转而去攻击加害者。反之亦然。(Sally等绿灯时一直在车里玩手机,结果被追尾了。母鸡事故的Greg也有该习惯,所以他下车了,对撞了Sally的人大吼大叫。)

13. 世界公正假设:人们倾向于相信世界是公正的;因此,我们会认为出现不公平的事是有原因的。(Sally的钱包被偷了,看,她总是因为T恤的事批评Francis,遭报应了吧。)

14. 朴素现实主义:我们习惯相信自己观察到的是客观事实,而其他人是不理性,不知情的或者有偏见的。(我看到了这个世界的真面目,其他人都很蠢)

15. 朴素犬儒主义:相信自己观察到的是客观事实,而其他人比他们表现出来的还要更加以自我为中心。(这人对我好的唯一原因,肯定是想从我这里得到点什么。)

16. 福勒效应(又名巴纳姆效应):我们很容易接收一些含糊不清,用途广泛的词来形容自己的性格。(这个星座指南真是太准了。)

17. 邓宁•克鲁格效应:你知道的越少就越自信,知道的越多就越谦虚。(Francis自信地向大家保证,冰淇淋里绝对没有海带,海带也没有被用于乳制品行业。)

18. 锚定效应:我们做决定时非常依赖第一眼信息。(这东西写着打五折?那肯定老便宜了。)

19. 自动化系统偏差:我们很依赖自动化系统,甚至有时候会过于相信,导致真正正确的决策被修改了。(你的手机会自动把its改为it's,所以你会以为这是正确的用法。)

20. 谷歌效应(又名数码健忘症):我们经常会忘记在搜索引擎中很容易找到的信息。(那个喜剧片的演员叫啥来着??我都查了8次了。)

21. 阻抗理论:自由受到限制时,我们会产生不快,所以会做出一些被禁止的行为来释放情绪。(老师和家长越让孩子去做作业,他越是不肯去。)

22. 确认偏差:我们倾向于找到并记住能证实我们想法的信息。(用不完整的证据得出一个阴谋论,缺忽略那些反例。)

23. 逆火效应:当一个错误的信息被更正时,如果更正的信息与人原本的看法不符,反而会无端加深人们对错误信息的信任。(推翻你阴谋论的证据,很可能是政府伪造的!)

24. 第三人效应:我们会认为别人比自己更受到大众媒体的影响。(你显然是被媒体洗脑了。)

25. 信念偏差:当我们判断一个观点是否可信时,凭借的不是这个观点是否正确,而是我们愿不愿意相信这个观点。(Sally说她支持你那个阴谋论,但她没说出什么证据来。)

26. 可用性级联:某些事情越是被公开和重复讨论,为了融入社会,我们就越相信这件事的真实性。(一个糖果里藏了剃须刀的故事广为流传,最终许多美国人不再在万圣节时提供自制糖果。)

27. 衰落主义:我们会倾向于将过去浪漫化,并消极地看待未来,认为全世界都在走下坡路。(在我们那个时代,孩子更懂得尊重!)

28. 现状偏见:更倾向于保持不变,认为即使是有利的变化也是一种损失。(即使一个app的服务条款侵犯了她的隐私,她也不愿意换另一个程序。)

29. 沉没成本谬误(又名承诺升级):即使面临着负面的结果,人们也不愿意放弃前期投入,反而会在这些注定失败的事情上投入更多。(来都来了,一不做二不休!)

30. 赌徒谬误:认为未来的可能性会受到过去事件的影响。(他猜硬币已经输了9次,下次肯定能猜中。)

31. 零风险偏差:人们会追求让小风险趋于零,却不会通过某种方式降低大风险的概率。(你应该买个保险服务。疫情来了,快多囤点厕纸。)

32. 框架效应:人们经常从相同的信息中得出不同的结论,这取决于信息呈现的方式。(Alice听说最喜欢的候选人以45 %的支持率“大获全胜”;Sally听说候选人的支持率45 %"让全国失望";他们对相同的统计数据有不同的解释。)

33. 刻板印象:人们普遍认为,尽管没有具体的个人信息,但一个群体的成员肯定有某种相同的特征。(那个留着精致小胡子的人肯定是个嬉皮士,估计还收集了一些黑胶唱片。)

34. 外群体同质性偏差:人们会认为圈外人千篇一律,而自己圈子里的人各个不同。(Alice不打游戏,但她觉得玩游戏的人都一样。)

35. 权威偏见:我们信任权威人物的意见,并经常受其影响。(我老师告诉我可以这么做。)

36. 安慰剂效应:当我们相信某种(原本无效的)治疗会奏效,它通常就会产生一点点生理上的效应。(Alice服用了一种安慰剂来止痛,结果疼痛真的减轻了。)

37. 幸存者偏差:人们更倾向于关注那些幸存下来的事物,而忽略那些失败了的。(Greg告诉Alice,她的包包生意肯定好,因为有一家成功的时尚公司用同样的策略。但其实其他10家倒闭的公司也用了同样的策略。)

38. 精神活动过速:我们对时间的感知取决于创伤、药物使用和体力消耗。(当汽车差点撞到我的时候,时间都慢下来了。)

39. 琐碎法则(又名自行车棚效应):人们通常会对琐碎的问题给予不成比例的重视,同时又避免面对更复杂的问题。(当地政府没有考虑如何解决流浪人口问题,而是花了大量时间讨论修建自行车道和车棚的问题。)

40. 蔡格尼克记忆效应:比起已经完成的任务,人们更容易记住未完成的任务。(Greg因为自己什么事都没做而感到沮丧,直到他看了自己的任务清单上已经划掉了很多项。)

41. 宜家效应:人们会更看重自己参与了一部分创造过程的东西。(你喜欢我花20块钱买的这个盆吗?我自己上的色。)

42. 本富兰克林效应:人们喜欢帮助别人。如果我们已经帮了别人一个忙之后,我们会更期待去帮他另一个忙,而不是从他那里得到一个回馈。(Greg给Francis借了一支钢笔,等Francis又向Greg借5块钱时,Greg很爽快就借了。)

43. 旁观者效应:周围人员多,我们帮助受害者的可能性就越小。(一群学生看到有人打架受伤,没有人报警。)

44. 暗示感受性:我们,尤其是儿童,有时候会讲提问者的想法误认为是记忆。(你从沙发上摔下来是在你妈妈打你之前还是之后?)

45. 虚假记忆:我们会把想象误认为是真实的记忆。(Greg确定Sally说了一个关于菠萝的笑话,但这个笑话其实是他自己在电视上看到的。)

46. 潜隐记忆:我们会把真实的记忆误认为是想象。(Greg以为他去了墓地,但他确定自己只是做了个很可怕的梦。)

47. 聚类错觉:我们会在原本随机的数据信息中发现模式和规律。(Alice! 你看那朵云彩好像你的猫啊!)

48. 悲观偏见:我们有时候会高估坏结果的概率。(水只剩半杯了,啥都不会变好了。)

49. 乐观偏见:我们有时会对好结果过于乐观。(水还有半杯呢,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50. 偏见盲点:我们不认为自己有偏见,还会觉得别人比我们自己更偏激。(我没有偏见!)

奥卡姆剃刀原理

资料1

其实一些类似于奥卡姆剃刀的原理可以应用到一切领域。这个世界上越简单的东西越有价值,越有可能正确。

大一时教微积分的教授是个很睿智的老头,他在考前常跟我们说一句话:“所有的都会了,就没有不会的了。”看似一句废话,实则里面蕴含的内容很丰富。

剃刀原理本身就是用在生活中便于我们认知事物的方法论。他的真正含义不应该是“如果没有必要”,而是在没有更多证据的情况下,选择相信假设少的那一种说法。

奥卡姆剃刀原理。
简单表述为:若无必要,勿增实体。

格雷欣法则

思维模型学习笔记,重点参考

 

 

 

硅谷王川

  • 知识的连接:知识越丰富,就越有可能把一些原来分割隔离,看似不相干的知识点连接起来,发现新的不为人知的机会。比如说,某个新机会的涌现,依赖于一个链条上的十个知识点。对于知识贫乏的人,这个链条和新机会是不存在的;但对于刚好十个知识点都具备的人,就可以比大多数人提前感知其涌现,这种感知会带来大量多巴胺的快感,和强烈的行动动力。而且在行动过程中,获得更多新的知识和奖励,就对更遥远的地方的可能机会看得更清楚,大脑产生更多多巴胺,形成更强烈的行动动力,这就是一个正反馈循环,直到这个方向的机会的挖掘接近饱和。当一个人缺乏动力的时候,他需要的不是更多表面形式上的鼓舞,而是更多循序渐进的广泛的知识积累。形式上的鼓舞,而没有真正新知识的积累,很快又会泄气。然后需要更大剂量的鼓舞,才能勉强重新打起精神。知识积累,在爬坡期遇到的阻力非常大,但这没有捷径。过没过临界点,自己非常清楚。过了临界点,把各种知识点连起来,造成全新的组合,清楚的看到了别人没看到的机会,不需要任何人催促和压力,每天就会废寝忘食的开心的去主动摸索。
  • 如何提高知识点成功连接的几率:一,多读书,多输入;二,灵感来的时候,要能迅速记下来,免得之后遗忘;三,把自己总结的知识点,常常梳理,反复纸上推演,写出来广泛发表,通过外界评论反馈,增加产生新的有益连接的几率。
  • 阻碍效率提高的三个因素
    (1) 浪费大量时间找东西;(2) 浪费大量时间等别人;(3) 无法重复利用以前的劳动成果。
    高效率理想的状态

    (1) 查找东西方便,多处备份,实物即使丢了也很容易换新的;(2) 潜在合作伙伴很多,如果一个人太慢等不及了,马上可以换下一个;(3) 可能不断大规模重复利用以前的劳动成果。
  • 不要尝试改变别人:成年人只能被筛选,不能被改变。人由于不同的成长环境(原生家庭、教育经历等)会塑造出截然不同的性格和三观,其中思维方式是人核心价值和能力的体现。改变一个人(无论何种目的),都是成本极高,性价比极低的选项。芒格说不与魔鬼打交道,魔鬼大概率是不会再变成好人的。
  • 缺乏感知和评估能力的几个体现:(1) 对外摄取信息渠道少而片面,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对于不同类别的信息或新思维模型有强烈抵触情绪。把垃圾信息占据全部注意力,误认为是生活充实的体现。(2) 获取高价值信息成本高/耗时长/或者根本不可能,不愿积累,缺乏积累,永远无法突破信息茧房。(3) 因为读书少而缺乏长时间跨度的历史观和大局观,套用错误的格局去解释短期的现象,比如养了一千天后被拉出去屠宰的火鸡,坚信饲养员是他的朋友。而且可以振振有词的拿自己一千天的经验,来铿锵有力的反驳规劝者。
  • 时间压力: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角度,是把有时间压力的活动,尽量压缩到日常的 10%以下。这样可以保持比较长久的内在动力。
  • 要从事流动性好,通用程度高,虚拟程度高的事业。
  • 思维框架:思维框架的调整,需要反复推敲琢磨,和相当长时间的独处,否则很容易被周边人的既有思维框架的隐形压力带偏。​真正有洞穿力的思维模型,往往需要大量跨越较大时间空间的数据和信息积累,才能抽象出真实的一般规律。线下面谈见到的多数人,其思维模型都是基于有限时空的数据拟合,底层逻辑往往似是而非,但在其经验内的有限数据可以拟合得非常好,所以和他们接触多了容易被带偏。
  • 自我改变:人只有自己改变的时候才会改变自己。人只有自己主动改变信息输入输出管道时,才能真正改变自己。
  • 独处:独处应当是广泛的阅读,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的过程。
  • 做题家
    (1) 按做题家培养的小孩,很难理解自发凭兴趣长期迭代的妙处,只是一味追求短平快,最终会遇到增长瓶颈而出不来。
    (2) 考分高的做题家,相对于有强大自发兴趣的探索者,之所以更难有大成就,原因是: 短期的功利性过强,对于无法迅速打分,无法通过高分证明其优越感,无法迅速产生价值的东西毫无兴趣,因此往往视野狭隘,在和未来的连接组合中缺乏准备。这是一个怪圈:视野狭隘,所以就更缺乏动力去探索和拓宽视野。
    (3) 从小被培养为做题家的人们,思维习惯于”直接正面攻击”达到目标,但这种方式在复杂系统内实操时的最大问题是遇到的阻力会越来越大,容易陷入恶性循环,就是使劲越大反抗越大。如遇到无法克服的阻力出不来,就完蛋了。间接方式,本质是始终避免耗费资源在阻力过大的地方,始终让自己保持良性循环的态势。
    (4) "做题家"的特点是模式成熟,短期风险有限,但长期回报有天花板甚至会变负。"出题家"的特点是起步期间破产或饿死的风险大,但如果能突破某个临界点,长期回报指数增长无上限。从做题到出题的跨越,需要不断低成本试错,增加自己的网络和体系复杂度,寻找可以产生正反馈循环的切入点。
    (5) "做题家"相当于别人把框架和API定义好了,他和无数竞争者一起比赛谁能更高效的完成底层和后台的实现,但选择这条道路后,也就意味着他始终处于一个有无数潜在替代者的弱势地位,但你要说他弱势他还不服气,他会说,我做的事情需要很高的智力和学历呢,我能脱颖而出,我是强者。
    (6) 优秀做题家一般对"出题家"会有本能的厌恶,一是因为少数冒头的"出题家"会以看似极小的代价获得巨大的利益,二是为自己长期积累的做题技能在新的体系里一点都用不上而感到极为愤怒。
    (7) 做题家喜欢追求绝对正确的“标准答案”,但是这个世界不是考试时永远有标准答案的。能让2种完全不同的想法存在脑子里,接受不确定性,是做题家们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当然连做题都不行的还远远比不上做题家。
    (8) 优秀做题家,注定无法摆脱自己的锚定偏见(anchor bias),在遇到微妙的悖论时喜欢痛快的喷和抬杠,而绝对不愿深度思考。
    (9) 优秀做题家可以看成一种浅层神经网络,在局部拟合得非常好,一旦出现新情况,拟合失效,本来可以增加新的一层神经元来更好的抽象客观事实(而且更轻松),他们却坚持要继续在同一个浅层抓狂的继续拟合。
    (10) 只会数理化的,可以看成是一种浅层神经网络,实用性上,还不如计算机编程,或者学一些科学史的常识。除了微积分,线性代数以外,更复杂的数学理论在绝大部分社会实践中完全用不上,有这时间还不如多翻几本马基雅维利老师的小册子。
    (11) 做题家喜欢改参数,不喜欢换算法。本质还是懒惰,因为换算法太费劲,调参很简单。
    (12) 锚定偏见,就是认为自己过去生活经历中遇到的各种事物的参数值是天经地义,正常的。如果发现参数值超越自己的经验范围,就一口咬定是反常的错误的,而没有去深挖背后的场景是否早已发生微妙的改变。
  • 兴趣和爱好
    (1) 三分钟热度,不是真正的兴趣;动机带有功利因素,不是真正的兴趣;来自外在的动机,不是真正的兴趣;纯感官刺激本能驱使的行为,也不是;被动的行为(比如边工作边听音乐),也不是;始终停留在心理舒适区,也不是。
    (2) 兴趣和爱好导致的快感,大致分两类:过程性的快感,和结果性的快感。结果性的快感,只在短暂时间段发生,但强度很高。过程性的快感持久但强度不高,但也很重要 --这类快感使得你可以持久从事感兴趣的活动,即便在你尚未获得成果的阶段,它也在起作用。
    (3) 如果某个活动是你真正的兴趣,那你不会满足于'只停留在该领域的心理舒适区'..通过不断突破自己的心理舒适区,你在这个领域的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你的心理舒适区的范围也扩大了..突破心理舒适区有的时候是很困难的,但是在突破的过程中,过程性的快感会伴随着你,一旦实现突破,你会获得结果性的快感。
  • 996:刚刚脱离996怪圈的时候,你先不要太看重钱。先搞定能力(有了能力,钱自然不是问题)。而为了搞定能力,你需要时间...利用你的议价能力,在获得同等报酬的情况下,降低工作强度(这样时间自然多了。而保持同等工作强度去挣更多钱,反而不是最佳策略)
  • 复利
    (1) 效率提高的最大好处之一是可以产生复利,比如你十年前学的某个小技巧,让你事半功倍,给你带来更多闲暇时间,让你能进一步学习更多提高效率的技巧,现在还产生源源不断的红利。
    (2) 不能积累,叠加,创造复利的事情,都不值得去做。一个事情遇到回报递减的增长瓶颈了,就不再值得去做。必须换个方向,寻求新的突破。
  • 宏观经济分析,对于提高投资回报的价值,大概相当于安慰剂。
  • 如果你以四年以上的时间长度反思过去的话,会发现一半以上的勤奋都是无脑的重复性自残式内卷,长期整体效果为负;而按照“随机梯度下降”的算法,只要定期随机接触舒适区以外的信息,不断冷静评估调整,即使短期可能还会有表面的倒退,长期迟早可以捕捉到爆发式的增长。而且工作量恒定,人不累。
  • 神经网络里面有个重要的概念,叫做神经元的激活函数activation function。用大白话来说,就是外界各种信息太多,应当设置一个阈值,低于阈值的东西完全不予理会。比如研究一个新公司,如果流动市值低于十亿美元的,可以不予理会,因为这里面噪音和假信息可能太多,无法精确评估。突破十亿美元并能持续增长的项目,才值得花一点时间调研。各种狐朋狗友,一面之交的社会关系太多,激活函数就是自己内心设置一个简单可以度量的客观标准,低于此标准的社会关系都可以基本忽略,免得无谓的消耗。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随着阅历的丰富,激活函数的阈值也会不断悄悄的动态调整。太容易被噪音而激活并白白消耗大量资源,是大部分人的神经网络的缺陷。激活函数的主要作用,是以尽量少的计算资源,来试图接近模拟对于客观世界的理解,以获得尽量大的回报。不这样做,自己的竞争力会迅速落后,被各种spam拖垮。
  • 不要试图把无限量的信息塞进自己的大脑。花点时间想想已经拥有的东西。它可以通过写作,草图,甚至是短暂的思考来完成。这就是产生新想法的方式。
  • 笔记
    • 多做笔记之间的引用和关联,关联会产生化学反应。一则可以激活老的笔记避免石沉大海,同时也通过关联可以催生出新的想法,实际上这个动作会极大地促进大脑的思考。流行的笔记软件例如Roam Research、Obsidian、Notion甚至国产的语雀、飞书等等,都支持笔记之间建立关联。
    • 如果你按照这个原则去写笔记,当你笔记积累多了,整个笔记库应该是一张庞大的网状结构。笔记与笔记之间是密集连接的,仿佛就是你的第二大脑。
    • 一个优秀的笔记系统应该是自生长的,它不是写好之后就一成不变的,你需要经常去浏览,更新润色,建立链接,甚至废弃之后删除,它是跟随人的成长而一起成长的。它应该像是一个数字花园,你需要播种、浇水、施肥、除草等,渐渐的,有些种子就会长成苍天大树(一个主题),有些种子长成花花草草(一篇短文),还有些种子自然死亡变成肥料。换句话说,笔记系统是生长出来的,不是设计出来的。
    • 盖尔定律::一个运转正常的复杂系统,总是从一个运转正常的简单系统演化而来,反之亦然。也就是说,一个从零开始设计的复杂系统很难发挥作用,你必须从一个简单且可行的系统开始构建——顶层设计无法应对复杂系统的变化。
    • 自上而下的框架适合于已知的领域,自下而上的框架适合于新生事物。毫无疑问,笔记系统是属于后者,因为做笔记就是学习新的知识。
  • 伪勤奋的四个表现(著名心理学专家Jordan Peterson)
    • 花大量时间做事情中最容易的环节,还到处炫耀: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 以“准备”的名义拖延,看上去很忙但事情没有任何进展;
    • 从来不验证工作成果,不知道做得好做得坏,只顾闷头拉车,不会抬头看天;
    • 了很多书,但从不总结规律;即使总结了规律,也没有用到实践中。

 

 

 

孩子是如何认识世界的?孩子学不会,家长怎么办?

成熟论:人类的认知基于生理的发展,生理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前,你去学习特定知识是没有意义的。比如没到大学之前,学习微积分是没用的,学不会。代表人物格赛尔。
外铄论:也就是认为人体自己的发育没什么用,主要是靠外界环境。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可以把他们培养成任何人(华生)。

认知发展理论(建构主义):皮亚杰提出的。皮亚杰将数学、逻辑学、生物学都结合到心理学中,通过详细的实验和观察总结出的一套理论,将心理学变成了一门实证的科学。孩子们的认知过程并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交互的时候所形成的,孩子们都是天生的科学家和哲学家,他们有一套非常神奇的认识外界的方法。

皮亚杰理论
(1) 图式:认知发展论的核心概念,也就是孩子已经认识到的世界,生下来的时候有遗传图式。
(2) 同化:一个孩子已经有了一些图式之后,每当遇到外界的一些刺激的话,他就会尝试着使用自己的图式去理解外界,即希望把外界纳入到原有的图式中。我们平时会了一个知识之后还要做练习,其实就是要通过不停地同化将我们的图式建立得越来越完美,即为“熟能生巧”。
(3) 顺应:比如之前只认识狗,碰到猫,也觉得是狗,那么他将猫纳入到狗的图式中就会失败(父母说这不对),于是重新建立了一个新的图式,中文俗语中的“吃一堑,长一智”。
(4) 平衡过程:已经建立了狗的图式,上街看到狗,我说这是狗,那么会得到父母的认可,这个时候我会感觉非常舒服,认为自己认识到了世界,即同化完成就会很平静。
(5) 非平衡过程:碰到猫,也叫作狗,父母说这不对,于是自己内心很混乱,即不平衡,那么必须顺应去建立新的猫的图式。
(6) 认知就是对外界刺激的同化和顺应,然后让心理状态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更高层次的平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图式越来越丰富和完善,于是我们就认识了世界。

皮亚杰理论教育的应用
(1) 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而非知识的容器,通过外界的刺激去建构自己的图式。老师给学生讲述新知识时,对老师来说是已有的成熟的图式,但是会让学生处于非平衡态,他需要时间去顺应,构建新的图式。

(2) 顺应和同化的过程有快有慢。问一个更难的问题,孩子又混乱了,不平衡,其实也是顺应的过程,认知正在提升。

皮亚杰理论的实践
皮亚杰的学生西蒙·派珀特,建立了MIT媒体实验室,他认为孩子们应该在动手中学习,于是他给孩子发明了LOGO语言(中文名字,小海龟画图),他希望孩子们在动手中学习计算机、物理、数学等知识。西蒙认为电脑的伟大之处在于可以将静态思考、人格塑造、实体感知、逻辑分析、数学计算、抽象思维都融入到一个综合的体验中去,这个和乐高教育的理念契合。乐高教育的特点是:(1)  动手实践,(2)  思维具象化,(3) 调试和改进(同化和顺应的过程,更高层次的思考过程)。

图式:类
同化:继承
顺应:新建文件
平衡:debug

Leave a Reply